3/6 《恩典的见证与属灵的托付》
今日读经
提摩太前书1:12-20:12我感谢那给我力量的我们主基督耶稣,因祂以我有忠心,派我服事祂。13我从前是亵渎上帝的,逼迫人的,侮慢人的;然而我还蒙了怜悯,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做的。14并且我主的恩是格外丰盛,使我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。15“基督耶稣降世,为要拯救罪人。”这话是可信的,是十分可佩服的。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。16然而,我蒙了怜悯,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祂一切的忍耐,给后来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样。17但愿尊贵、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、不能看见、永世的君王、独一的上帝,直到永永远远。阿们!18我儿提摩太啊,我照从前指着你的预言,将这命令交托你,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。19常存信心和无亏的良心。有人丢弃良心,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坏了一般。20其中有许米乃和亚历山大;我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,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。
经文解释
第一点:蒙恩罪人的生命转变(1:12-17):保罗以自身经历作为恩典的活见证,强调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。“这话是可信的”这一公式化的表达在教牧书信中形成固定格式,强调所传信息的绝对可靠性。保罗自称“罪人中我是个罪魁”,这个最高级表达不是修辞夸张,而是真实反映他对恩典的惊叹(参林前15:9)。“格外丰盛的恩典”这个复合动词生动描绘了恩典超越罪恶的丰富性。这段见证与路加福音7:47“赦免多的,爱就多”形成呼应,共同构建了基督教恩典神学的核心范式。保罗将荣耀归给永世的君王,这是犹太传统中对上帝的尊称,表明福音既带来个人转变,也指向终极性的神学意义。
第二点:属灵争战的装备(1:18-20):保罗用“我交托你这命令”的正式表达,显示这是重要的传承。将事奉比作“美好的仗”,这个军事意象在提后2:3-4和4:7再次出现,强调基督徒生活的本质乃是争战。“预言”和“无亏良心”构成牧者事奉的双重保障,前者指向神圣呼召,后者强调道德操守。在许米乃和亚历山大的例子中,“交给撒但”的措施(参林前5:5)的目的是让他接受管教并悔改,因为教会规则的终极目标是挽回而非惩罚。这段经文平衡了恩典与圣洁的要求,为提摩太的事奉提供了重要原则。
今日祷告
慈悲怜悯的天父,求祢赦免我在还不曾认识祢的独生爱子之前所行的一切污秽、顽梗、悖逆之事,因我所做的我实在不知道。当祢医治了我的心眼,让我看见了之前从未见过的属天世界时,我才意识到之前的自己是多么地无知而又自大。求祢为我重塑清洁的心,让我拥有正直的灵。奉耶稣基督圣名祈祷,阿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