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/7 《寻求属天的智慧》
今日读经
传道书7:15-29:15有义人行义,反致灭亡;有恶人行恶,倒享长寿。这都是我在虚度之日中所见过的。16不要行义过分,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,何必自取败亡呢?17不要行恶过分,也不要为人愚昧,何必不到期而死呢?18你持守这个为美,那个也不要松手;因为敬畏上帝的人,必从这两样出来。19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。20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,世上实在没有。21人所说的一切话,你不要放在心上,恐怕听见你的仆人咒诅你。22因为你心里知道,自己也曾屡次咒诅别人。23我曾用智慧试验这一切事;我说,要得智慧,智慧却离我远。24万事之理,离我甚远,而且最深,谁能测透呢?25我转念,一心要知道,要考察,要寻求智慧和万事的理由;又要知道邪恶为愚昧,愚昧为狂妄。26我得知有等妇人比死还苦:她的心是网罗,手是锁链。凡蒙上帝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;有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。27-28传道者说:“看哪,一千男子中,我找到一个正直人,但众女子中,没有找到一个。”我将这事一一比较,要寻求其理,我心仍要寻找,却未曾找到。29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,就是上帝造人原是正直,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。
经文解释
第一点:义人受苦的信仰困惑(7:15-22):传道者坦然承认一个令人困惑的信仰现实:义人反遭灾祸,恶人却得长寿。这种观察打破了简单的“善有善报”的因果论,却非否定上帝的公义。他建议采取中庸之道:既不过度自义,也不故意为恶,两者在敬畏上帝中保持平衡。如果我们喜欢对上帝的作为有预设,当现实与我们的预设不符时,就会让我们陷入信仰危机。约伯记所传递的智慧,超越功利主义的信仰观,在不解中仍持守对上帝的信靠。
第二点: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(7:23-29):传道者通过自身探索,发现寻求完全智慧的徒劳和人心的诡诈。他特别指出“千中寻一”的稀有性,不是贬低女性,而是强调完全之人的难寻。这段经文粉碎了人性本善的幻想,指向人人需要上帝的救赎。“世人都犯了罪”(罗3:23),真智慧始于认识人的有限与上帝的无限,在基督里才能找到生命和智慧的完全。
今日祷告
亲爱的耶稣,愿我能够学会平衡的功课,能够懂得中庸之道并不是圆滑市侩,而是在不触及真理原则底线的前提下,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,也包容不同行为的存在。祢所创造的世界是美丽而多样的,按照祢的形象被造的人也都是独特而唯一的。祢的心意本是如此,祢看这一切都是好的。奉耶稣基督圣名祈祷,阿们!